桑植县创新红色研学模式 打造青少年思政教育新课堂
2025-04-24 17:40:0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张思 | 作者:张芬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913

桑植融媒4月24日讯(记者 张芬  郭军  张骞)4月23日,湖南师大附中张家界市民族中学500余名学子走进桑植县,开启为期两天的红色研学之旅。作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,这片红色热土以沉浸式、多维度的研学实践,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堂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

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,泛黄的家书、磨损的草鞋与动态沙盘交织,学生们通过参观展陈和互动讲解,重温红军长征的革命历史。“这里仿佛一个巨大的红色摇篮,烈士们甘愿牺牲自己保卫家国的选择,令人非常敬佩。”学生黄雅茹在参观后感慨道。

研学首日,学生们深入九天洞景区,探秘喀斯特地貌的亿万年演变。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现实中看到的钟乳石比课本上震撼太多了!”学生邢雅琪说道。桑植县通过“红色基因+绿色生态”双线课程,将革命精神传承与自然科学探索有机融合,形成“刚柔并济”的特色体验。

当夜幕笼罩桑植民歌寨,跃动的篝火映照着青春脸庞,一首首桑植民歌的悠扬旋律在夜空回荡,学生们用歌声致敬这片红色土地。次日,研学课程转向深度文化体验:非遗工坊里,靛蓝染液在棉布上晕开传统技艺的纹样;石磨转动间,黄豆化作醇香豆浆,劳动实践让学生触摸农耕智慧。桑植民歌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将传统农具展览、非遗工坊与劳动实践相结合,让青少年在触摸乡土文化中厚植家国情怀。

研学不是旅行,而是移动的思政课。两天的研学之旅中,学生们在百年党史长廊破译红色密码,在农耕文化展览中寻找文明脉络,多重场景转换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响。“这此活动让我对历史书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感觉不虚此行。”学生刘纭琦感叹道。
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,让青少年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,一起去探索最美的家乡文化。”桑植民歌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负责人朱鑫说道。当孩子们把扎染作品带回城市,把长征故事讲给家人,桑植的红色火种便播撒向了更远方。随着越来越多的研学团队走进桑植,这座革命老区正以“红色研学+”的创新模式,书写着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新篇章。

责编:张思

一审:尚柳

二审:杨明

三审:陈桦

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时政报道
视听桑植
时政报道

  下载APP